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李克强在报告中回顾了2016年的工作,并设定了今年的目标以及优先工作。要点如下:
一、去年工作不容易,“十三五”实现良好开局
取得了不少成就,政府主要做了八项工作。
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广义货币M2增长11.3%,低于13%左右的预期目标。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保持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维护了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以钢铁、煤炭行业为重点去产能,全年退出钢铁产能超过6500万吨、煤炭产能超过2.9亿吨,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人民币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深港通”开启。完善促进外贸发展措施。
还有困难和问题: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地区经济走势分化;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一些地区严重雾霾频发,治理措施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今年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今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财政赤字2.3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000亿元。今年赤字率保持不变,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减税降费。
今年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余额预期增长均为12%左右。要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合理引导市场利率水平,疏通传导机制,促进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实体经济。
坚持汇率市场化改革方向,保持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
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
进出口回稳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三、今年重点工作
去产能:再压减钢铁产能5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
去库存:三四线城市要支持居民自住和进城人员购房需求;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
去杠杆: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促进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推进资产证券化,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股权融资力度,强化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财务杠杆约束。
金融体制改革: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完善主板市场基础性制度,积极发展创业板、新三板,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拓宽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渠道。
国企改革:基本完成公司制改革。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电力、石油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
农业结构调整:扩大优质水稻、小麦生产,适度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粮改饲试点面积扩大到1000万亩以上。鼓励多渠道消化玉米库存。
降成本:扩大小微企业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范围,大幅降低企业非税负担。
投资:完成铁路建设投资8000亿元、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
消费:促进电商、快递进社区进农村;扩大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实施范围。
创新: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
环保: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下降。
外商投资: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外资准入。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在国内上市、发债,允许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