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中旬人民币大幅贬值以来,中国首次出现了资本净流入,打破了此前四个月连续净流出的局面,缓解了外界对于中国金融稳定的担忧。
中国央行周日(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央行和商业银行10月份外汇占款为129亿元。这表明,此前三个月,在资本外流背景下的人民币沉重卖盘势头已经终结。外汇占款净增加被视为资本流入的标志;反之,亦然。
10月外汇占款净增加与中国外汇储备当月新增114亿美元保持一致。而9月外汇占款暴降7613亿元,创下历史最高记录。截止10月底,中国外储总额为3.53万亿美元,较2014年6月创下的3.99亿美元峰值明显下降。
路透援引分析师们的观点称,中国政府努力加强外汇监管,以及股市10月明显反弹,可能都限制了资本流出。
上述数据表明,8月人民币意外大幅贬值之后出现的人民币将大幅走低的预期已经降温。英国《金融时报》援引麦格理中国经济学家Larry Hu的评论称:“对于人民币贬值的忧虑近期大为缓解。与三个月前(8月11日之后)相比,人们对于人民币汇率可能进一步贬值的争议近期已经显著减少了。”
民生宏观认为, 汇率短期无忧,中期警惕风险,长期无虞:
短期对汇率的支撑比较确定,一方面,欧洲放出或加息+再宽松的信号;另一方面,11月SDR结果公布前,没人会对着人民政府做空人民币;第三方面,近期法国恐怖袭击事件或引发市场避险情绪,人民币跟随美元有一定提振效应。
中期对汇率有一定压力,警惕黑天鹅事件。内部看,三季度GDP破7%,工业、投资、利润、除汽车外的消费等数据接连不佳,人民币美元息差降低,国内资产依旧配置荒;外部看,美元加息早晚落地,人民币相比其余新兴市场货币仍旧较强势,并且考虑到大型国有银行或可能有在现货市场抛售美元干预同时与央行达成远期协议以对冲仓位的做法,人民币未来或将面临贬值预期再次袭来的冲击;目前市场对于加入SDR过度price in,如再有拖延或未能加入的黑天鹅事件,恐引发一定程度的贬值预期复燃。
长期来看,在“经常账户盈余+绝对增速依然高位+人民币国际化需求稳步增加+高层领导人频繁表态信用背书+海外地缘政治紧张,恐袭频发”因素下,汇率长期无虞。
不过,分析师们还称,中国资本流出压力可能依然存在,因为中国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而美联储则可能在某个时候推出近十年来的首次加息行动。
受中国股市暴跌超40%、中国央行在8月11日意外地大幅下调人民币汇率等因素刺激,中国外汇抛售从7月开始加强,8月和9月加速外流。仅8月当月就为了支撑汇率而消耗了最多2000亿美元外储。当时有分析师担心,若按照这样的速度和规模干预外汇市场,中国央行的外汇储备将很快耗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