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佳兆业集团因未能支付两笔美元债券的利息而成为首家在美元债券上违约的中国房地产商。短短几个月内,佳兆业企业债缩水超十亿美元令许多投资者措手不及。
根据公司周一给香港交易所的公告,佳兆业未支付总额5160万美元的两笔上月到期的利息付款。随着30天的宽限期于上周末到期,佳兆业本应在周一前支付利息。
彭博数据显示,自去年10月第一次爆出违约风险的消息至今,佳兆业六只离岸债券价值大幅缩水12亿美元。
佳兆业曾是深圳本土龙头房企,连续三年荣获“深圳地产资信十强”。十个月前,佳兆业还手握15亿美元现金。
然而随着中国反腐风暴的到来,因涉嫌严重违纪,深圳政法委书记蒋尊玉被调查。两个月后,佳兆业宣布郭英成辞任董事会主席及执行董事。自去年11月底,佳兆业在深圳的多个楼盘遭当地国土部门“锁盘”。
管理规模达4680亿美元的Schroder Investment Management Ltd债券研究主管Raymond Chia向彭博新闻社表示,“任何一家之前成功的公司都可能在未来突然出现违约。全世界都曾经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中国也不会例外。”
穆迪投资者服务分析师Franco Leung则认为,佳兆业违约事件对于离岸投资者而言是一堂生动的风险教育课。对于那些信贷评级较低的的公司债,离岸投资者未来或寻求更高的风险溢价。
上月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将佳兆业的评级下调至D,并发出了佳兆业会违约的警报。CNBC报道提到,标准普尔的企业评级主管Christopher Yip在佳兆业违约后评论称,今年中国房产企业违约预计会增多,但那不是因为其他公司和佳兆业的命运相似,而是因为整个房地产业的基本面疲弱。
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基金的新兴市场团队执行主席麦朴思(Mark Mobius)也认为,因为中国政府正在扩大开放,希望进一步走向市场经济,所以今后会发生更多违约。
本月初民生债券分析师统计,去年以来,中国发生大小债券违约事件15起。其中公募债违约事件6起,私募债违约事件9起,最终发生实质性违约7起。除了美元债券违约的佳兆业,本月初ST湘鄂债成为首单本金违约的公募债,保定天威发行的11天威MTN2则成为首家违约的国企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