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发服务 > 国都资讯 > 宏观要闻
数家亚洲央行9月份都动用了巨额外汇储备,以在欧元区债务危机导致全球市场动荡之际抑制本币大幅贬值。
分析师称,在上周亚洲各国货币汇率企稳的同时,一旦出现全球对高风险资产的偏好再度急转直下的情况,各国政府仍有足够的储备资产来支撑各自的货币。
储备资产规模降低表明,多数央行都试图纾缓本币汇率的波动,而不是放任不管。
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的外汇策略师Robert Ryan称,央行此举旨在安抚市场,并向市场传达以下信息:本币下滑并不意味着大家就要抛出并买入美元,央行将会坚定地支持本币。
印度尼西亚央行(Bank Indonesia)上周五表示,截至9月30日,该行储备资产较上月减少101亿美元,至1,145亿美元,反映出随着海外投资者从该国撤出资金,央行为减缓印尼盾的动荡趋势进行了入市干预。
星展银行(DBS)表示,海外投资者9月份将所持印尼盾计价的该国政府债券头寸削减了12%,这一降幅与2008年10月份全球金融危机最严重时的幅度一致。
相比之下,菲律宾的储备资产下降3.01亿美元,至756.39亿美元,降幅较为温和。菲律宾央行(Bangko Sentral ng Pilipinas)将外汇储备降低的原因归结为政府债务偿付减少及央行黄金储备价值重估后出现损失。但交易员也怀疑该行近期曾干预汇市,最近一次是在上周二入市支持比索。
新加坡9月末外汇储备减少155.6亿美元,至2,336.2亿美元。该国储备减少的原因不明,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 简称:金管局) 也不提供外汇储备增减的原因。
韩国于上周三表示,9月末该国储备减少88亿美元,至3,033亿美元,为自2008年11月份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分析师认为,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包括为支撑韩圆而进行的入市干预,以及欧元走低进而导致折合成美元的欧元计价资产贬值。
经济学家表示,即使9月份各国的储备资产减少,但抵御金融冲击仍绰绰有余。印度尼西亚央行副行长Hartadi Sarwono称,印尼储备资产足够应付6.5个月的进口和国债偿付需求。
受市场担心欧洲银行业岌岌可危、且全球经济逐渐走向衰退以及外国投资者削减所持的新兴市场头寸并抢购美元等因素影响,9月份亚洲货币走低。上周,随着欧洲官员再次表现出支持该地区银行业和帮助希腊控制其债务问题的坚定决心,多数亚洲货币也收复部分失地。
但分析师仍认为,美元短线还有更多的上升空间,因对高风险货币的偏好极易受到来自欧洲和美国不利消息的影响。有人称,美国经济或正陷入衰退。
而印尼一直都是最积极捍卫其货币的国家之一。
荷兰国际集团(ING)首席亚洲经济学家Tim Condon称,他认为9月份印尼的外汇储备数据表明该国正作出利好投资者的政策转变,该国央行将积极干预汇市,防止本币出现大幅贬值。